首页 / 爱家
爱家
不为物欲捆绑看150如何用情绪美学打造家
编辑:时尚家居 2023/12/11
家,才是精神疗愈的场所


面对生活的快节奏与不确定性,现代人越发意识到放松身心的重要性。因此,在2023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的“松弛感”,以此来稳定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今天分享的这对在IT圈工作的年轻夫妻便是如此,通过房子的改造和软装设计,践行着“松弛感”的生活方式。



“松弛感”是一种“情绪美学”,利用宁静、平和、美好的居住氛围,给人注入积极向上的生活力量。所以在这个150㎡的家里,不跟随潮流单品,一切以柔软、自然、舒适,遵从内心为原则,打造一份独有的自在生活。





家如书籍一样是我们精神的避难所,安放我们自由的灵魂,滋养身心。进入家门的那一刻,便是工作和生活的情绪转换,设计师利用极简的线条和冷暖相宜的配色,打造出归家的“松弛感”。



在没有玄关的入门处,考虑到换鞋挂衣的生活动线。设计师子墨将原本的子母门改成大单开门,同时利用靠墙位置做了整面柜子,满足玄关和客厅的物品收纳。柜子右侧按照坐高、站高留了一块深蓝色换鞋区,方便生活的同时,这抹深蓝也为该区域带来了一份沉静。



在客餐厨的空间布局上,设计师除了必要的居住需求、生活功能之外,同时利用两条中轴线打造对称美学,当空间内的每一条线都精准贴合时,外在秩序可以引导内在的镇定与平衡,带来身心舒畅的状态。



厨房墙面和大门四周都贴了黑色长条砖,在视觉上拉长进深,为空间带来沉稳和深邃感。同时,也凸出原木色橱柜的温润质感。



厨房原本在全屋光线最好的阳台处,由于夫妻俩平时下厨频次较低,便将它移至入户处,为公区释放出更好的光线。厨房增设的岛台,与客厅沙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满足下厨时的互动与陪伴,温馨的画面恍若就在眼前。


新增加的岛台,满足洗菜备餐之余,也优化了归家手清洁的动线;厨房地面局部铺贴了同色系瓷砖,丰富了空间层次,也更方便清洁,木地板与瓷砖的无缝拼接是胶粘的工艺,避免后期变形。



岩板台面安装了升降插座,方便吃火锅和给手机充电。

空间的细节处理才是体现设计品质的靠尺,也是愉悦身心不可或缺的存在。而在这个家中对于细节的用心随处可见。比如岛台的设计,宽度大概80公分,整个边缘都做了圆角处理,避免日常磕碰。厨房一侧安装洗碗机和水槽,客厅一侧做成储物柜,增加收纳。在这些克制有序的设计中,空间便会给予居住者一份内心的安稳。




墙漆:佐敦1875色号


光线,自然、拙扑、柔软,是公区的主旋律,去繁就简的设计语言展现出干净纯粹的空间气质,更容易让人沉静内心。公区整体采用了米色基调,缀以深色家具,如黑色松树屏风、柚木茶几,胡桃木座椅等等,轻盈之中不缺沉稳,将空间韵律拿捏的恰到好处。


沙发座椅的布料特意选了一些凹凸的质感,沙发左侧放了一棵蓝花楹,盆是很老的罐子,让整体达到一种自然松弛的状态。


家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并不是某一种风格所能定义的,因此在这个家里不会盲目跟随潮流,每一件家具都是精挑细选而来的,简约的底色下,混搭着布、木、陶土、金属等多种材质,碰撞出独一无二的个性与气质。



顶部做了可移动的轨道灯,令光线更自由灵活,蓝花楹可谓是公区里的点睛之笔,随光影摇曳,影影绰绰的枝叶,大有度假风之感,一种闲适惬意的情绪涌上心头。




厨房挪至入户处后,收获了可流动的采光,设计师利用承重墙链接了客厅与阳台,并结合墙面打造了一张长达4米的桌子,承重结构做了钢架支撑,包括桌腿,是在钢架上用木头包裹,支撑力足够同时也能达到外观的和谐。




长桌两侧设计了两个洞口框架,形成中心轴对称。左边洞口配置冰箱、水吧、书架,满足办公、就餐、聚会、远眺等生活场景,动线丝滑,满足多重沉浸式生活。



由于板材会有开裂的隐患,所以在此处采用贴皮材质的方式还原海洋板的肌理。


书架吊顶设计师采用了吊顶错位的设计,从岛台看,室内框架的假梁巧妙地挡住了书架顶板,让书架有了一种无限延伸的视感,再有海洋板木纹的加持,整个休闲阅读区域犹如“小木屋”般温暖而宁静,给人一种随心,自由的精神状态。







走廊大面积留白,让空间具有足够的呼吸感,也为未来打造小型画廊留下了更多想象。洞口正中央挂了一幅红色的画儿,与空间融合的相得益彰,散发沉静的气息,在通往睡眠区域和书房区域时带来了很好的空间情绪切换。



走廊一侧,设计师子墨从进门两排大柜子中间,切了一条动线,形成了一处储物间,可以容纳大件物品。柜子和墙面颜色相近如同隐形般,同时细节也非常到位,两边柜子的边缘都做了圆弧处理,包括阳台的两个洞口和柜子,创造出舒缓安全的居住氛围。


洗漱区以单台盆+地柜的组合设计,左半墙由于背后墙面凸起,包管道后,镜子就能悬浮卡在半墙上,右边墙后面用来置物,放牙刷杯子,也可以装点一些植物。


流动的光线,人性化的设计,是当下居住者的核心需求,遵循着“适我化”的设计原则,设计师将原本是套间设计的主卧做了优化改造。像卫生间面积占比较大,隔间封闭,空气流通差。为了释放空间,设计师只保留了马桶间和洗漱区,将淋浴、洗衣 、家政等更多功能放置客卫,优化了空间和动线。




改造后,主卧门洞改到走廊正前方进入,腾出右边宽度新增一处衣帽间,为了节省预算,采用了宜家的爱格特架子+拉帘。使得空间也更为灵活。


在设计初期蹲点勘测时发现,11月份南向的采光甚至能照到书房门口,为了避免沉闷和视线拥堵,将此处做了很好的保留,通过这道呼吸缝让阳光、空气南北流通。





睡眠区由于空间过大,为了增强安全感,设计师做了双开移门的处理,增加了空间仪式感的同时,隔音和私密性也更好。


休息区域,更偏向于素净简约的设计,在床头区域,设计师采用了pu轻质石材饰面做了一个1.2米宽度的床头背景板,共四块,拼接在一起重新涂刷看起来会更整体。再加轻微褶皱的纹理,仿佛被自然所环绕。


TIPS: pu轻质石材饰面是一种新型材质,在使用前一定要让厂家提供小样确定颜色和实物,沟通好纹路是否连纹,以及安装的尺寸问题,要提前考虑电梯能否运输。



次卧为了方便日后老人小住,没有特定的风格,夹带了一点中式或者美式的感觉,老少皆宜。床头柜选择了老家具,抽拉设计的巧思,方便置物所需。同时其古朴的气质,似乎还带有一些岁月的诉说感。


该空间采取了U形的空间布局,左侧转角书桌,右侧大书架,让出中间的活动空间。


书房是一切宁静的来源,在这对IT夫妻的书房里,设计师用原木、植物、百叶构建出清爽有序的精神世界。




依墙而造的L形悬空书桌+隔板的设计,让视觉轻盈;柜子作为一部分支撑结构,又能起到收纳的作用;在细节处,设计师在桌面与墙面之间刻意留了一点缝隙,方便屋主放置电脑的伸缩支架,可以夹在背板上,也方便日后电源线能从缝隙中穿上来。


奶油色的墙面处理,有着淡薄的岁月感,有助于让人远离喧嚣,获得内心的宁静,专注当下。书桌上的两层隔板,做了钢架加固,无论是书籍还是摆件展示,其承重都不在话下。





我们常常聊起,什么才是理想家?它不应受风格所限,不应受面积所限,而是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将之打造成自己的理想之地,用生活治愈生活。


文字 / Vivian

设计与图片提供 / 壹方格空间设计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