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ONE
艺术ONE
“现代”与“潮流”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藏着国人的理想生活
编辑:时尚家居 2022/09/29
不是书法的“书”,不是“山水画”的“山水”。


如今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些颠覆旧有的材料和艺术而利用新的媒介开创崭新艺术语言。当传统文化元素在市场上逐渐收获关注度,这些本就扎根于传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试图冷静下来,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寻找在当代语境下的新表达,比如东海的“墨行体”、杨东鹰的“片状山水”,不是书法的“书”,不是“山水画”的“山水”。




东海

可以街头,也可以文化的“墨行体”





2017年,东海的“无尽藏”展览在云南昆明大获成功,他以自创的“东海墨行体”完成了他的装置艺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超过20000人次的观看,或质疑、或欣赏,一时之间成为年轻人间频频讨论的话题。而后又多次举办展览,并与字体库合作开发了自己的字库。那些“墨行体”的字,充满力量和冲击感地把观者包围其间,不过除了形式上的引人入胜,东海更愿意回归本我,从精神层面去阐释这些书体。


 01 墨行体 




正如“无尽藏”的字面意思,它内里深藏着很多信息,无论从方位、空间、地面、墙面,整个设计都与昆明的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写的每个字都有出处,每个字该放在哪里,都有自己的体系,他希望这是一个无论在内容还是内涵上都充盈灵动、直击心灵的作品。


 02 用创作寻找内心的出口 



尽管大多数人之所以驻留停步是因为“石破天开”的视觉冲击,但这些字体强而有力的表达足以感染观者。与大多数80、90后一样,东海时常会感到精神上的“浮躁”,这种感觉来自于周身的环境,来自对于自我情绪的无法宣泄与施展,也来自上一代人对这一代人的不认同。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浮躁说成是焦虑呢?焦虑是因为我们想有所作为。”


但是正如他的性格一样,他总是可以积极乐观地寻找到转化的方式。他自创设计的这些字,在他的眼里,是一次涂鸦,是一场与时俱进的当代艺术尝试,但更是一场与当代人进行精神沟通的载体。


 03 一种青年文化的艺术符号 




对于这一代的青年艺术家来说,对传统的回归更像是一种对自我深处的精神性寻找。诚然,生长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我们对于流行要远比传统熟悉得多,但在东海看来,现代性的语言同样可以表述传统精神。


“尤其是我们这代人,被舶来文化所冲击,但是生活环境又是相对传统与封闭的。我们在对外面的东西产生向往的同时,也会为自己的东西感到焦虑,这时候,艺术就成为一个出口和载体。”



在东海看来,中国文化一直是很时髦的,大约我们是“只因生在此山中”的缘故,不觉得稀奇而已。然而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市场是否追捧你的行为,才算是真正的时髦。市场接受,就会有更多的人接受,会有更多人传播和关注。对于商品化行为来说,想让年轻人喜欢必然要寻找年轻人喜欢的呈现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国风”、“国潮”会变得如此火热。




《东龙2088DONGHAI RE DRAGO》

 2022,东海新作


不过,于艺术家而言“时髦”更是一种不同的人在艺术作品或现象中寻找精神共鸣的交流方式,而这也是东海想借由自己的创作所传达出去的精神内核。


2002年的最新作品《东龙2088DONGHAI RE DRAGO》充满了东方的神话色彩,象征着不屈的精神与独立意志,这个系列也先后推出了不少数字艺术作品、版画、潮玩手办和周边产品,是今年备受追捧的青年文化的艺术符号。如今,东海的创作也不再局限于“墨行体”,而是不断拓宽着自我艺术的边界。






杨东鹰

融入空间的“片状山水”




 

几片案台上的金属片叠加在一起,高低错落间呈现出空间与时间、简洁与变化、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委婉,艺术家杨东鹰无意间中的这个发现让他找到了一种传统山水意象的别样乐趣,不再只是画在纸张、布绢上,平面化的山水被做成雕塑放置于空间、居室中,格外值得玩味。


 01 片状山水 


《供石》

 2022,杨东鹰


山水,是一种传统到骨子里的中国审美,从小就迷恋传统文化的杨东鹰自然而然的就接触到了山水意趣,从早几年间他曾与朋友合伙开的古玩店,到后来做设计、做艺术,杨东鹰的艺术主题已经离不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经典中国美学思辨。但正如当代中国山水艺术所面临的窘境,身在其中的杨东鹰也在寻找着传统文化的新表达,而“片状山水”正是他的艺术实践。



杨东鹰将线条各异的片状山形组合叠加,每一片山形就像剪影或者剪纸一样,而当无数个片状物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原本传统的平面审美就立体了起来,竟让人有种萧散简远、灵动有趣的山水之感。



“重心境与尚意的审美倾向下,造‘境’于‘逸’,更以‘斯穷形而尽相’的形态来表现超越时空的宇宙‘旷境’,具有东方审美的意趣与逸趣。”



在选择材料和制作作品的细节上,他会运用金属板及偏“文物”色的铜绿、铁锈等,这些颜色随着时间会变得越来越温润,显得既古又新。


 02 让山水画“立体”起来 


《望月》

 2021,杨东鹰


中国艺术一直是平面式审美,即使是雕塑作品也难以跳脱散点透视下的平面化表达。那么如果反过来,用平面去呈现立体呢?会不会呈现出一种有趣的中国意趣?于是,他试着用中国的平面化语言做雕塑。



“这一切让我多年来的积累用这些片状物得到了释放,一切的扭转和曲折都用这些非常强烈的超级平面的中国式审美来化解。 ”



和绘制山水画的过程类似,杨东鹰作品所塑造的 “形”先以平面的方式表达,在纸上绘图和找线。他坦言因为不会3D建模,所以他在电脑里看到的都是线条之间的关系,延伸的部分则是靠想象。每一次创作,他只能根据自己设计的平面效果图进行三维的想象,然后再反复斟酌、推敲。对杨东鹰来说,这样反而更具有发挥的自由度。


 03 用设计让传统“活”起来 



曾做过设计的杨东鹰在创作“片状山水”时,还刻意融入了工业材料和现代观念。现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关联很难一言以蔽,但从蒙德里安的几何造型学成到康定斯基的包豪斯时期,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现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在杨东鹰看来,设计的驱动力或许也能让传统艺术“活”起来。


《永保万年》

 2022,杨东鹰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杨东鹰的个人创作都有着非常大的启发或改变。像是在他的作品中,利用直线外框将“片儿山”悬空的《园林系列》就在形式上借鉴了达明安·赫斯特悬空鲨鱼的做法,同时,以极简的线条塑造空间,金属的质地展示着一种建筑的美感,营造出更阔达的意境。 



“这种表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回归,通过当代艺术语境的表达,让观者领略那透过表面毫无拖泥带水的纯粹而折射出的人文情怀。”



正是因为设计理念的融入,杨东鹰的“片状山水”非常注重空间感,也很适合放置于空间之中。与传统的山水绘画相比,变得“立体”起来的山水画更像是一种兼具雕塑、装置、器物的艺术形式,不仅让中国审美得以重新贯通传统与当代,更将艺术与生活相连。


Qing

Ming 


远山与厚土的呼唤
四人作品展

地点:北京朝阳区高碑店 云上美术馆
时间:10月02日~10月16日


李晓刚《起风》

 135x198cm  布面油画  2022年

张文平《八月》

138x2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一个地区风物的特色,往往能促进相应范围内他的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是艺术绘画史上常见的事情。《远山与厚土的呼唤》四人作品联展将呈现李晓刚、张文平、喻昌农和汪鹏飞四位艺术家各自对四川甘南这片神秘土地的观察和解读,流露出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现代性。


艺术圈的新鲜事儿
未来你想看到哪些?
欢迎评论区分享给家居君









监制 / 时尚家居内容中心

策划、执行 / 杨慧、KKC

新媒体编辑 / KKC

文字 /KKC、 viola、八九

人物摄影 / 张之洲(杨东鹰)

图片 / 艺术家提供


长按二维码

来撩家居君



设计师投稿通道开启啦!


无论你是自由设计师,还是设计工作室或机构,只要作品足够精彩,有看点,通通砸过来!

投稿通道:Kiki_xl_(添加请注明来意)


// 更多精彩内容 //

?

旧物装修家,凭什么又贵又流行

色彩对撞、万物上墙,这个Cool Girl之家个性至极 !

超前“养老式”住宅,不过时的古早味之美


长按二维码添加订阅
TRENDSHOME




文章推荐